当前位置:三农富 - 三农问答

玉米捂尖的原因,品种差、密度大、温度过高等因素均会导致

秋日时光
秋日时光

品种因素、种植密度过大、高温热害、干旱、病虫害等均可能导致玉米捂尖。

品种因素:选择高产稳产、抗逆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

种植密度过大:合理控制好种植密度,方便玉米散粉受精。

高温热害:适期播种,确保玉米散粉受精期间避开当地高温时期。

干旱:拔节孕穗至散粉受精灌浆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及时追肥浇水。

玉米捂尖的原因,品种差、密度大、温度过高等因素均会导致

一、玉米捂尖的原因

玉米捂尖又叫做凸尖,秃顶,秃尖等,指的是玉米果穗上部,有一部分没有籽粒,而造成玉米捂尖的原因有非常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常见因素:

1、品种原因

(1)不同的玉米品种,在雄穗分支数量上、花丝抽出时间、耐高温热害等方面差异很大,花粉数量多,耐高温热害,抽丝容易的品种,授粉质量好,授粉率高,果穗就不容易发生花粒,反之,就容易造成花粒。

(2)预防措施:种植玉米时,可以选择高产稳产的品种,只有抗逆性抗病性强品种,也才不容易出现严重凸尖现象。

玉米捂尖的原因,品种差、密度大、温度过高等因素均会导致

2、种植密度过大

(1)玉米种植密度过大,叶片相互遮挡,不但容易造成植株发生旺长,还容易造成授粉不良,营养供应不足而造成果穗秃尖。

(2)预防措施:玉米种植要合理密植,合理密植不仅能使果穗较大,而且利于玉米散粉受精,不会由于散粉受精影响出现凸尖。

玉米捂尖的原因,品种差、密度大、温度过高等因素均会导致

3、高温热害

(1)玉米授粉期长时间遭受高温天气,玉米授粉的最佳温度是20-28℃,当温度长时间超过30℃,花粉成活时间缩短,花丝活力下降,就会影响授粉,从而造成秃尖和花粒。

(2)预防措施:玉米要适期播种,不可过晚或过早,使玉米散粉受精期间避开当地高温不量天气影响,可以提高受精结实率,减少凸尖。

玉米捂尖的原因,品种差、密度大、温度过高等因素均会导致

4、干旱引起

(1)玉米灌浆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0-24℃,在玉米籽粒灌浆期,当温度过高,土壤墒情差,淀粉合成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灌浆,造成秃尖。

(2)预防措施:玉米拔节孕穗至散粉受精灌浆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及时追施肥力,保持水肥充足,防止干旱积水等影响,能明显控制玉米凸尖。

玉米捂尖的原因,品种差、密度大、温度过高等因素均会导致

5、病虫害原因

(1)田间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及其玉米穗腐病,赤霉病,叶斑病等病虫为害严重,也会造成玉米捂尖,此外玉米田间倒伏等,也会导致捂尖发生。

(2)预防措施:防治好病虫害,尤其玉米螟害虫,可以直接为害花丝影响受精,对于叶斑病,穗腐病为害等也会造成受精发育不良引起凸尖,玉米螟防治可以在抽穗后及时喷施多菌灵或苯醚甲环唑等广谱性药剂,保护玉米不受病菌为害。

玉米捂尖的原因,品种差、密度大、温度过高等因素均会导致

二、玉米叶尖发黄的原因

1、出现缺水、水涝时,玉米根系的呼吸和养分运输受阻,上部叶片会卷曲,叶丛逐渐变为黄绿色,严重时叶片边缘或叶尖变黄,随后下部叶片的叶尖端、叶缘干枯。

2、缺少钾元素时,最开始老叶会逐渐的出现失绿和坏死现象,慢慢的成熟叶片的叶尖和边缘褪绿,先是出现斑点状,之后会连成片。严重时,叶尖和叶缘有坏死的斑点,叶缘干枯形成烧焦状。

玉米捂尖的原因,品种差、密度大、温度过高等因素均会导致

3、缺少锌元素时,叶片容易出现淡黄色带区,拔节后老叶及病叶中脉会出现黄白色的条形,或两边不规则的黄色斑块。

4、缺少硫元素时,新叶会先出现黄化,随后茎和叶逐渐变红。有的新叶呈现出相似的黄色,叶尖、叶基部呈现浅绿色,老叶的基部呈红色。

玉米捂尖的原因,品种差、密度大、温度过高等因素均会导致

5、玉米基腐病和玉米顶腐病会造成叶尖发黄,顶腐病会让心叶从叶基部腐烂干枯,基腐病是下部叶片发黄。

6、耕葵粉蚧的若虫和雌成虫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茎基部、根部和叶鞘内,吸食玉米的汁液,导致玉米的叶鞘发黄干枯。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三农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三农富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